涂料的罐内气味、湿膜气味、干膜气味大小各家企业各不相同,国家涂料的气味没有做出明确规定,但与气味相关联的就是VOC,国标VOC一般是罐内法VOC欧美发达市场还采用的有空间释放法VOC,相对来说两者综合评价更科学……
相对于水性家具漆而言,涂膜干燥后气味是最低的,低到可以忽略,但不是一点气味没有。水性家具漆在干燥条件是温度25-35℃,湿度45-55%之间最为适宜,完全干燥固化需要7-10天时间。
一.水性家具漆气味来源及建议
水性家具漆虽然比传统油性漆更环保,但漆膜干燥后仍可能存在轻微气味,主要来源于以下成因:
1.残留助溶剂
*水性漆需添加少量成膜助剂帮助成膜,干燥过程中若挥发不完全,残留物会释放气味。完全干燥挥发后逐渐变淡、消失。
*部分助溶剂挥发速度较慢,施工后可能持续散发轻微气味。
2.树脂成分
劣质树脂可能因氧化或光照分解产生异味。
3.添加剂挥发
部分表面活性剂或硅类助剂可能含有挥发性成分,防腐剂可能释放气味。
4.微量VOC(挥发性有机物)
水漆VOC通常<50g/L但仍有少量残留,可能来自原料杂质或反应副产物。
5.施工与固化因素
*干燥不彻底:低温或高湿度环境下,水分和溶剂挥发速度慢,导致残留气味。
*漆膜过厚:一次性厚涂会延长内部溶剂挥发时间,气味滞留更久。
6.基材影响
*木材本身气味:松木、橡木等含油脂或挥发性物质的木材可能渗出气味,与漆膜气味混合。
*基材污染:木材表面的胶水、油渍等污染物与漆膜反应产生异味。
*微生物污染:水性漆储存不当或施工环境潮湿、污染可能导致漆膜滋生霉菌产生腐败气味。
7.劣质产品问题
低价劣质的产品(低固含、通透差、硬度低)可能导致释放更多化学气味。
※应 对 建 议※
1.通风加速挥发:施工后保持通风,促进残留溶剂挥发。
2.选择优质产品:选择行业优等品,避免劣质水漆。
3.控制施工条件:温度25-35℃、湿度45-55%施工,薄涂多遍。
4.筛选基材:选用环保的中纤板、刨花板、多层复合板等贴皮、涂胶时选用环保、防水、无醛水性胶等……
5.改善生产设备及条件,能与制定的工艺相适宜;
6.不定期抽验、送检确保品质从一而终;
二.UV家具漆气味来源及建议
1. 未完全固化的树脂单体或低分子量物质
原因:UV固化过程中,若光照强度不足、固化时间短或光引发剂配比不当,可能导致树脂未完全交联,残留单体(丙烯酸酯类)缓慢释放产生刺激性气味。
解决方案:优化UV固化工艺(如调整灯管功率、照射时间或固化距离),确保固化完全;选择反应效率更高的树脂体系。
2. 残留光引发剂及分解产物
原因:部分光引发剂(如TPO、1173等)在反应后会生成苯甲醛、硫醇等挥发性副产物,带有异味。
解决方案:更换为低气味光引发剂(如819、ITX);或通过后固化热处理(60-80℃烘烤)加速残留物挥发。
3. 溶剂或稀释剂残留
原因:即使UV漆号称“100%固含”,某些配方仍可能添加少量溶剂(如丙酮、酯类)或活性稀释剂(如HDDA、TMPTA),挥发速度慢导致气味残留。
解决方案:选择高纯度稀释剂;施工后加强通风或升温辅助挥发。
4. 添加剂分解或迁移
原因:流平剂、消泡剂等助剂可能含有硅油或小分子物质,随时间推移析出产生气味。
解决方案:筛选热稳定性好的助剂;减少添加剂用量或改用反应型助剂。
5. 基材污染或涂层间反应
原因:底层基材(如木材、塑料)释放甲醛、VOCs,或与UV涂层发生反应生成异味物质。
解决方案:施工前清洁基材;涂装封闭底隔离基材;避免与不相容涂层叠加。
6. 环境温湿度影响
原因:高温高湿环境可能加速涂层中物质水解或氧化,释放气味。
解决方案:控制施工环境条件;固化后放置于通风干燥处熟化。
※改 善 建 议 及 直 觉 测试※
※ 施工后保持通风凉置,促进残留溶剂气味挥发。
※ 选择行业优等品,避免劣质UV漆。
※ 经常测试UV灯能量,定期更换;
※ 改善生产设备及条件,能与制定的工艺相适宜;
※ 不定期抽验、送检确保品质从一而终;
◎直觉测试:
对比固化后不同时间段的气味变化,若随时间减弱则可能为残留单体挥发。
◎GC-MS分析:
通过气相色谱-质谱确定具体挥发性有机物成分,调整配方、更换原材料;
◎加速老化实验:
模拟长期使用条件,评估气味持续性。
通过系统排查上述环节,可有效降低UV漆膜的气味问题,提升环保性和用户体验。
三.PU家具漆气味来源及建议
1.溶剂的挥发及残留
※ PU漆含大量有机溶剂(如二甲苯、甲苯、醋酸丁酯等),施工后溶剂挥发产生刺鼻气味,部分溶剂渗入基材及挥发残留;
※ 低质量漆中可能含有苯系物等有害物质,气味更重且危害健康。
※ 使用劣质固化剂产生更多副产物
※ 使用劣质稀释剂
2.固化反应残留
※ PU漆为双组分涂料(主剂+固化剂),固化剂中的异氰酸酯(TDI/HDI)与主剂反应时可能释放未反应的单体或副产物从而产生刺激性气味。
3.劣质的添加剂杂质
※ 某些助剂(如流平剂、消泡剂 防沉剂、分散剂)或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可能释放异味。
4.施工不当
※ 固化剂比例错误、稀释剂过量添加或环境温湿度不适,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,残留挥发性物质。
※改 善 建 议※
1. 源头控制
※ 选用低VOC或水性漆:水性漆以水为稀释剂,溶剂含量低,气味更小。
※ 选择高固含PU漆:固体含量高,溶剂使用量少。
※ 改善生产设备,能与制定的工艺相适宜;
※ 不定期抽验、送检确保品质从一而终;
2. 优化施工工艺
严格按配比调配:稀释剂、固化剂过量会加剧气味,需按说明书比例调配。
薄涂多遍:减少单次涂刷厚度,促进溶剂挥发和充分固化。
控制环境条件:施工温度建议25-35℃,湿度低于75%,避免高温高湿导致固化不良及表面涂装弊病。
3. 加速挥发与通风
强制通风:施工后开启通风系统,加速空气流通。
高温促挥发:适当升温可加快溶剂挥发,但需同步通风。
延长干燥时间:施工涂装后预留7-15天空置期,避免过早使用。
4. 特殊情况处理
- 检测空气质量:若气味长期不散,可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甲醛、苯系物等指标。
- 气味长期残留:可能是固化不完全或劣质漆导致,需重新打磨并涂刷环保漆。
- 紧急入住需求:使用工业级空气净化器(如带HEPA+活性炭复合滤芯)并保持持续通风。
四.水性家具漆与PU漆和UV家具漆涂装干燥后,气味那个更大?
水性家具漆、PU家具漆和UV家具漆在涂装干燥后的气味大小对比中,PU家具漆的气味最大,其次是UV家具漆,水性家具漆的气味最小。
水性家具漆的主要成分是水和丙烯酸与聚氨酯的合成物,VOC含量低,几乎无毒无味。涂装完全干燥后即可安装、入住,不会产生任何刺激气味。
PU家具漆通常有机溶剂为稀释剂,含有大量有害物质。涂刷和干燥过程中会挥发有毒气体,气味刺鼻,对人体健康有害。涂膜干燥后溶剂残留和反应副产物相对而言气味较大;
UV家具漆在固化过程中需要紫外照射,虽然施工过程中气味较小,但在固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化学气味以及光固化后副产物,相对于PU漆,其气味要小得多……
五.市场上常规家具的涂装建议
(1)封闭空间、空间不大、对气味有要求的办公家具、衣柜、书柜、酒柜、酒店家具、木门、适老家具、行政单位等建议采用水性底漆搭配水性面漆进行涂装;
(2)空间相对较大、通风设备完善、对气味要求不高的装饰涂装如:体育馆、奥体中心、市民活动中心、大型洗浴中心、大型农家乐等建议净味UV涂装或者净味UV底与水性哑光面搭配涂装。
(3)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及国家环保制度的不断完善,不建议采用PU漆和PE漆进行涂装……
(4)不同的环境及空间、不同的底材及工艺、不同品质要求及价格因地制宜。
北京威克亚克科技有限公司
技研中心